中期的马科动物
渐新马生活在距今3000多万年前的北美洲。它们又被称为间马,因为它们兼具早期马和现代马的特点。
在大约2000万年前的中新世时期,气候变得干燥,森林面积减小,草地面积增大。结果,马科动物迅速多样化,一些新物种体形大了,另一些则体形变小了。到中新世末期(大约530万年前),马科动物的种类达到顶峰,有12个以上的属。
有一段时间,北美洲的平原上既有单趾马也有多趾马;既有吃树叶的马,也有吃草的马。然而,只有那些食性和蹄子像现代马一样的物种存活到了今天。
草原古马是最早吃草的马种之一。它们生活在1000多万年前,体高约122厘米(12掌),像现代马一样有长长的脸,长着一排颊齿。后来的马脸更长,脑袋更大,下颌更长,其牙齿能够不断生长以弥补草对构成牙齿的二氧化硅的磨蚀。腿变长,桡骨和尺骨合并,这些变化使它们能以更高效的方式获得速度和耐力,从而有助于它们逃脱新进化出来的平原食肉动物的追捕。
有着长长的腿、像踩着高跷的马,比如三趾马,出现在中新世初期。虽然这些食草动物有多根脚趾,但只有一根承重趾。它们的种族曾经非常兴盛,存在了大约2200万年。它们趁着合适的时机,迁徙到了欧洲和亚洲。然而,随着现代马的出现,以及在洞斑鬣狗等捕猎者的捕食下,它们也灭绝了。
大约1200万年前,一种类似于现代马的单蹄马---恐马在北美洲出现。又过了800万年,第一个马属物种才出现,但它们一出现,快速的多样化便随之而来。当晚上新世到更新世期间地球的气温下降时,它们就像其他马科动物一样,通过因海平面下降而形成的临时陆桥向东半球迁徙。在那之后的某个时期——由于某个现在仍然未知的原因——北美洲所有的马科动物都灭绝了。直到16世纪欧洲人引进现代马,马科动物才再次出现在北美洲。
现存的马科动物
马属现存的成员可以分为非马的斑马与驴,以及马。
它们都是食草动物,只有一根功能正常的脚趾和一生都在生长的高冠齿。最著名的非马马属动物是斑马。斑马皮毛上黑白相间的条纹很容易辨认,它们有三种﹣﹣细纹斑马、山斑马和平原斑马。细纹斑马体形最大,身上的条纹最窄。来自非洲南部的山斑马体形较小,是唯一颈部有喉袋的斑马。平原斑马有六个亚种,每个亚种都有独特的条纹图案,这取决于它们来自非洲的哪个地方。
展开全文
北非和亚洲都有野驴。那些生活在北非的野驴已经濒临灭绝,仅存约200头成年个体。现存的非洲野驴亚种只有努比亚野驴和索马里野驴。家驴就是从非洲野驴驯化而来的。生活在亚洲的野驴有亚洲野驴和西藏野驴,其中亚洲野驴有四个亚种。遗憾的是,受人类活动的影响,它们的数量也在下降。
在马种中,只有普氏野马继续生活在野外。在1969年最后一匹“真正”的野生普氏野马消失后,人工捕捉饲养的普氏野马被成功地放归野外,重建了野外种群。另一种野生的马属动物一﹣欧洲野马在19世纪就已经灭绝了。
与普氏野马相比,欧洲野马和家马在基因上更相似。它们都有64条染色体( DNA 链),而普氏野马有66条。马最早被驯化是在6000年前(以后文章会有详细的介绍)。从那以后,人们将它们与驴杂交以繁育骡子和驴骤,并为不同的目的繁育出不同的品种和类型,将它们运往世界各地。这导致了一些地方的驴和马的野生种群数量激增,而这些地方之前从未出现过这些种群。
来自:DK马百科全书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